丹絨士拔──美麗家園
過年,我們回來。三月,我們看戲。十五,我們標黃梨羔。這就是我們共同的語言。
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
孫雪香老師要退休了
道道地地的丹絨士拔土產老師,孫雪香老師要退休了。
三十多年的貢獻,默默的工作,作育英才無數,桃李滿天下可用在她身上。
她和楊忠華老師,是一對絕無僅有的夫婦,一生都獻給教育。
我在facebook看到這消息,雖然沒有被她教過,倒當過一年的同事,建議大家向她敬禮。
三十多年,都堅守崗位,這樣的老師,是值得大家尊敬。
我只有楊忠華老師的照片,誰有孫老師相片,請幫忙上傳給我。謝謝!
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
2009年走了,2010年已過了十多天,丹絨士拔還是一樣美麗。新年結束前跑去吉隆坡創價學會看謝惠載的畫展,裝模作樣買了他一張畫。他說要回丹絨士拔展出,我說好好好。
老謝畫的是東南亞民族,這個笨笨的畫家,用幾十年的時間去吃苦,換來大師級的畫功,人家看上他的畫,他還吊價不賣。哈哈,這就是大師。
他的構思不僅是畫展,而是丹村有各種人材,各有所長,集合在一起,可以擦出什麼火花嗎?
我說有的有的。最少丹村好吃的東西,我只寫了一半。還有一半留在今年寫,聽講阿华的椰漿飯好吃,我就去買來吃,一口氣買十包,自己吃了三包,算是好吃。
他的哥哥得勝在丹村的facebook幫弟弟打廣告,我借來圖片用,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訂閱:
文章 (Atom)
友好連結
我的另類新聞
窒息的黃昏
他們叫做生命力
漫步紅樹林
鄉間小路 ──猜猜是那裡
可製成明信片的景色
豐收
關於留言
最近進入部落客的留言欄,發現好多個留言在內,新的舊的,都有,都是問有關丹村的事。
對不起了,原本寫這個部落,是要留下一些文字記憶,沒有想過互動,就沒有例常去檢查了。
然而部落格是公開的,就有互動,對那些等著我回應的朋友們,鄭重的說聲對不起了。
今後若有留言,本人一定回復。
留言也可電郵至
lim.vkiong@gmail.com
還記得村裡有不少這樣的屋子嗎?
這間老屋的由來
說它是潮式的建築物,只能說對了一半。它的設計風格,還有一些細節,的確是潮洲人保留下來的獨特。
如果在七十年代,在海邊可看到不少同樣類型的屋子,三馬路有,還有二馬路蔡明河老家,都是這樣的屋子。
這類屋子在吉膽,大港,興樓,麻坡利風港都可以看到。如今是越來越少了。
早期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。由于气候炎热,很多潮洲人一般住在一种叫“浮脚楼”的房子里。这种浮脚楼沿着河道两岸或水边建造,由耸立在地上的几根木头柱子支撑,在离地面一米多的地方,用木板铺成一个平台,又在此基础上用木板或茅草等将四面围起来,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成人字形状的屋顶。
在热带高温高湿地区,这种傍水而建的浮脚楼,通风透气,不易受湿热以及热带地区的蛇虫野兽等侵害。长期以来,东南亚一带的人民就住在这种房子里面。
目前丹村內還有的浮腳樓是魚丸佬黃耀鑫的家,賣冰水的阿德家(在豐盛港餐廳邊)。
像華順這間老屋,則是後來潮人經濟改善後,改良出來的版本。
五一三時,這間屋子被視為有石灰骨架,附近的婦小都躲進屋內,渡過了數個晚上。
當時我還是三歲兒,但是對躲進這間大屋仍有模糊的印象。
忠義宮關帝神像遊回岸
忠義宮在八月十五日將舊神像送到海中央,結果第二天第二天神像再遊回上岸,村民認為是關帝顯靈。決定好好供奉,更有人提出要建新廟的目前神像在情人橋前面。
丹村國中校徽
最多人丹村人載過的「首飾」
丹絨士拔遊一遊
Free Counter
丹絨士拔簡圖
海灣海鮮村提供
重建後的法師公古廟,供奉雷震子,很有雷音寺的味道。
丹絨士拔古廟,是雪州國內古廟的源頭,多地古廟的香火源自這裡。有很多故事可以聽,八十年代的一場十八羅漢大法會,至今仍留記憶中。
追蹤者
網誌存檔
►
2011
(2)
►
9月
(2)
▼
2010
(5)
►
11月
(2)
►
4月
(1)
▼
1月
(2)
孫雪香老師要退休了
2009年走了,2010年已過了十多天,丹絨士拔還是一樣美麗。新年結束前跑去吉隆坡創價學會看謝惠載的...
►
2009
(26)
►
9月
(1)
►
8月
(25)